2023海南大学新闻与传播报考指南 我要考海大新传

gong2022 2022-11-19 18:48:24 0

摘要: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面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较高研究素养和全面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其原则是既...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面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较高研究素养和全面知识结构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其原则是既要在实践应用的技能培养上多于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生教育,又要在理论知识上高职业类教育。其教育理念是在坚持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等发达国家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教育先进经验,不断与新技术与新媒体变迁相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建立健全适应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海南大学现有的新闻传播、广告、戏剧影视、市场营销、视觉传达、公共关系、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已形成资源共享、交叉支持的学科支撑格局,尤其是作为基础支持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属省重点一级学科,具备强大的学术实力,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支撑。

本学科设新闻实务、媒介传播两个方向,制定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职业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符合特定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办学特色,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拥有传播实验室、广告新媒体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和影视动画实验室,专业设备齐全,在海南省处于领先水平。

2、研究方向

本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结合海南所处地理位置及地缘优势,主要有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1. 新闻实务 结合海南特点开展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新闻传播、新闻受众方面的研究,以提升新闻传播的能力与水平;

2. 媒介传播,通过对新旧媒介、媒介生态、媒介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为媒介的发展与规范提供借鉴;

3. 视觉传播,通过对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传播规律的研究,为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不同环节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

4. 品牌传播,研究本土品牌的问题与对策,为全面提升海南品牌的综合形象提供借鉴;文化传播,致力于研究海南文化形象的建立与传播。

3、代表学者介绍

(1)焦勇勤

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影视美学、跨文化传播和海南和南海历史文化,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兼任海南文化研究院院长、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社科联理事、海南影视评论家协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1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在《当代电影》《文艺争鸣》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海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海南省文艺评论奖三等奖1项。多项智库研究报告被省委宣传部、省政协等政府部门采纳。主讲《跨文化传播》《影视批评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2)朱杰

朱杰, 201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副教授、传播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批判传播学、20世纪中国的传播经验。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联络官。主持省级社科项目1项。迄今已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权威期刊及核心期刊论文8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2017年获评海南大学“优秀教师”、2018年获评海南大学“五一劳动之星”、2018年获评海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主讲《社会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3) 孙葳

孙葳(1985.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文学博士。2013-2017年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2017年至今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讲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播学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研究、网络文艺研究,具有人社部认定的全媒体运营师与网络舆情分析师资格。出版编著3本,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新世纪中国类型文学生产机制、话语实践与文化逻辑研究》(第一参与人,已结项)、《网络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研究》(在研),主持校教改项目《网络舆情课程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1项。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海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主讲本科课程《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硕士课程《新媒体研究》《网络舆情分析》等。

02

报考难度

1、报录比预估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历年招生新传专业的人数

在20人左右。2021届招生规模为15个,招生规模略有波动。但其实每年都未能全部招满第一志愿的,是因为很多同学的分数没有超过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

前几年还有调剂,但近2年已经没有调剂名额了,后续也很难再有了。且海大调剂要求也变得比较高,本科学历必须是211,就这样每年都要挤破头,每年的几个调剂名额就有一两千人同时投放志愿,要求调剂……所以没有冲刺名校成功的同学,反过头来想上海大也是不容易

据我们综合比较、判断,我们基本可以估算出来,海大新传的报录比在10:1,或甚至更高一点。

2、复试线

图上就是近五年复试线趋势图,前三年基本稳定在国家线以内。但是大家可以看到,2019、2020两年复试线都超过了国家线,尤其2020届复试线达到了368,这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英语、政治要平均至少要考65左右,才好有一定之把握。

在这里特意想给萌新普及一个常识:

大家不要在复习前期、中期特别在意分数的事情。总是想给自己定一个分数,或是360或者370,或者390等等,然后来倒推自己政治、英语、专业课各应该考多少。然后一估计,自己专业课每门至少得考120以上才好,又担心这么高分数,自己能考得了么。

其实文科的判卷相对于理工科来说要宽容度要高很多,总体你的答案在大致回答框架中即可,分数相对来说给的都是比较多的。没必要特别在意分值这个事情,着重多看书,多掌握知识点;回答的内容详实有逻辑,有新奇之处,自然得高分的。

03

初试备考

海南大学官网没有推荐参考书目,且根据学长姐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判断,其实题目考察范围很大,参考书即便给定也其实不能完全复习范围,根据业内公认经典书目,推荐如下

每年的复试时间,基本均为3月底、4月初

二、复试考察内容与方式

(1)复试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考核(20%)、综合能力考核(60%)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考核(20%)。

①专业知识重点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专业能力素养。

②综合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情况,在本学科领域发展潜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考生须在本环节进行个人汇报:主要介绍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

③英语应用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及表达能力。

(2)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为20分钟。

三、线上与线下复试成绩计算不同

2020-2022年面试采取网络复试

2016—2019年面试均为线下复试

注明:两种复试方式对应的录取成绩比重有所不同

1.网络面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复试总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为30%(按2021和2022年研究生录取工作方案)

初试总成绩=总分(500分)÷5

综合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线下面试

考生综合总成绩(初试总分和复试成绩加权分)和复试成绩均为百分制,综合总成绩中初试总分与复试成绩比例为50%:50%。学院按综合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高低顺序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

四、最终录取名单公示

学院于复试结束三天后对考生公开综合总成绩及排名,公开地点:社科楼B114学科与科研办公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