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5名博士和硕士的自杀,说明了什么

gong2022 2022-11-23 09:48:14 0

摘要:  ??根据自媒体报道,2021日至5月11日,又一位南京大学的女博士自杀身亡。至此,从2020年9月到2021年5月,南京大学已经有2位博士、3名硕士自杀身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5名博士和硕...



??根据自媒体报道,2021日至5月11日,又一位南京大学的女博士自杀身亡。至此,从2020年9月到2021年5月,南京大学已经有2位博士、3名硕士自杀身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5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先后自杀身亡说明了什么?

说明课业压力太大?毕业论文难度太高?实验任务过重?和导师没有处理好关系?助学金奖学金不够,生活压力太大?情感纠纷难以自拔?家庭负担和纷扰太重?等等。可能会有以上诸多原因,我们无法一一列举。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让我们觉得这样的话题太沉重,这样的牺牲不值得,这样的人生结局太过悲惨。由于什么事件的逼迫,才能够让我们这些佼佼学子走向这样一条绝路呢?

我是一位大学老

师。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都让我痛心不已。感觉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但也觉得我们教育上的缺失。南京大学是我们高校当中的佼佼者,是全国著名的大学之一,却出现这么重大、众多的学生死亡事件,令人黯然神伤。关键这样的自杀并不局限于南京大学一所高等学校。这一类现象在大学当中普遍存在。只是少和多的区别而已。每个自寻短见,走上绝路的同学,肯定都有各自的原因,各自的心结。但是也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当中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不然这些同学都已经达到了研究生的学历,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是青年当中的佼佼者,人生当中的佼佼者,却怎么能够这样轻

易走向生命的终点呢?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他们都是有各自的难处。有的是被导师逼迫,有的是毕业论文难度太高,有的是要求毕业前必须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没有发表,有的是绕不过的情感纠葛,有的是家庭的困境,有的是毕业找工作前途渺茫,等等。都各有各的不幸。

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心理感受有巨大的差异。同样是失恋,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天昏地暗,已经没有活路;有的人就会觉得,熬过这段悲怆的时期,还可以重来;有的人会觉得如同换一件衣服,无所谓。同样的事件,同样的原因,存在着感受上的巨大温差。我们不好说哪种感受好,哪种感受不好。只要你是真情实感的付出,认真地去恋爱,失恋就肯定都要受到打击。当面临其他困难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熬过;有的人却不能够熬过,而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很显然,除了心理感受的温差以外,还存在着文化背景的不同,促进了心理温差和心理感受的巨大差别。

就外在因素而言,我们无法也无力去把握每个学生、每个青年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所产生心理感受温差的巨大差别。但是我们可以对学生和青年人进行心理培训,也就是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有更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克服困难,面对挑战。

在进行挫折教育方面,除了教育学的培养、心理学的疏导、伦理的教化以外,还要加上传统文化的教育。动不动就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说成是封建迷信,这是我们现代教育当中的重大缺失。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所宣传的内容,虽然在现代教育当中,有些无法证明,但并不等于不存在。是我们现代人的固陋与浅薄,才对古人进行武断的否定,甚至扣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

在挫折教育方面,传统文化当中的伦理观念十分重要。儒家文化当中特别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夫妇和顺。父母要对儿女慈爱,儿女要对父母孝敬。青年男女在还没有孝敬父母的时候,还在被父母抚养上大学的时候,就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自杀——是不是在主观上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困难?忘记了伦理上对父母教养的责任?这是不是一种放弃伦理责任,过分自私自利的表现?

当然,我绝没有指责因自杀而失去孩子们的意思。我只是想激发教育界和后来人,通过在教育当中给孩子们、青年男女们灌输这种思想,增强他们的孝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当他们有了孝道这样一层伦理精神或者其他的伦理社会责任感以后,往往就不会自杀,甚至可能在要自杀的当口,他会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会想到自己还没有

对父母尽孝养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打消自杀的念头。从这层意义上而言,有孝道、有孝心的孩子可以避灾免祸。这也应了古代观念当中,认为孝心能够感动天地,避难免灾的道理。而其背后的因素更加深刻,由于现代人的固陋,致使他们完全无法理解。

如果把佛教认识到关于人自杀的原理和后果,讲给青年人听一听。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敢去自杀了。但是现在这些内容都不能讲,不敢讲。讲了就会被视为是封建迷信,会被当作是宣扬子虚乌有,无法被科学证明的东西。其实,大科学家和真正的科学研究者都知道,科学所能证明的东西是极少极少的。大量的事情,大量规律性的东西,科学远远没有证明,也无法证明,甚至还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