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生楼道里挑灯夜读”冲上热搜,评论区火了,网友犀利吐槽

gong2022 2023-01-06 17:48:51 0

摘要:  现在,距离2023年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开始“卷起来了”,某学校考研党“晚上在教学楼道里挑灯夜读”的画面,冲上了热搜。

这个词条的本意是对学生努力学习...







现在,距离2023年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开始“卷起来了”,某学校考研党“晚上在教学楼道里挑灯夜读”的画面,冲上了热搜。

这个词条的本意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鼓励,但是,有很多网友看不下去了!纷纷在评论区现身犀利吐槽。

尽管前几年考研人数少,但也不意味着上岸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考研从来都很难。

今年的考研更是难上加难,更多人选择去考研,都是出于这几年工作不好找,想通过考研做一个提升和缓冲。

他们加大了考研的难度,同时,自己也身在其中。

深切体会到考研之苦的同学,发出了这样的评论:考研本来就是要脱层皮,难道说还非得脱十层皮才行?这条的出发点是什么?宣扬内卷吗?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刻苦”总是持一种鼓励赞扬的态度。

比如古时候为了读书,“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积雪囊萤”等等。

最近,在看脱口秀的时候,有一个话题叫,“躺”还是“卷”。

呼兰在说到“凿壁偷光”的时候,这样说的,他晚上偷光读书,那白天在干什么?“凿壁”吗?

我听到这里的时候,笑出了眼泪。

对啊,我们为什么要刻意去宣扬这种“本末倒置”似的“刻苦”呢?

正常宣传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让考研党能够从中获得正确的引导,才是正确的方向吧?

挑灯夜读,不仅对眼睛有伤害,对大脑也有伤害。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史无前例地拍下了大脑在睡着之后的清洗过程:

红色是血液,蓝色是脑脊液。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脑脊液进入之后会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

而这样的清洗,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让人一觉醒来,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没睡着的时候,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

偶尔熬夜,靠白天的补觉可以补回来,而长期的熬夜,真的很难补。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失眠、焦虑以及各种代谢类疾病。

所以,挑灯夜读,看上去是用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实也不过是求一份心安,学习效率要差很多。

会休息的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

2022考研各学科门类国家线单科普涨3分左右,总分线普涨10分以上。

除此之外,许多重点院校增加了推免生的比例,更是客观压缩了统考生的录取空间。

以至于出现许多400+高分考生进不了复试的现象,令考生苦不堪言。

这样的现实,考研党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其实,出不出这个词条,大家该努力的时间都不会变得更多,因为,他们真得已经很努力了。

这个词条不仅没有达到鼓励的效果,反而是徒增焦虑。

其实,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行业,在当下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中,“内卷”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只要你参与其中,势必就存在竞争,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对此,考研老师也强调说:

“大战在即,自己不要心态崩了,要崩也是对手崩。”

考研人数的增长、考研比例的缩减,不可避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

但我们可以主动分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在缩招,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在缩招。

这个你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目标专业和学校,自己去查,去评估。

另外,虽然考研人数这个数字看着很唬人,但其中也有不少比例的考生是随大流,看别人报了自己也报一个试试。

这类考生没有目标和足够的动力,上岸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你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你只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比例,保证自己的总分排名在录取比例内就好。

不要跟别人比,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无意义的焦虑和内耗中,永远跟自己比,向着目标前进!

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MCN风帆计划#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