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白籍_革命党_中华(2018北京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

gong2022 2024-05-10 03:46:51 0

摘要:  
原标题: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中心。...





原标题: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中心。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建立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年在位)之时,经过威王,至宣王时最盛。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淳于髡、田骈、慎到、宋妍、尹文、环渊、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曾期会于此。稷下学宫的设置,对当时学术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2.桑弘羊

西汉政治家。汉武帝时官至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参与制订.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他反对“和亲”,主张抗击匈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后来又正式升任大司农,主持全国的财政工作达22年之久。昭帝年幼即位,他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等共辅朝政。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

3.白籍

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白籍是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因土著户籍为黄籍,为使北来侨民既注户籍,取消优复,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又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为区别土著,另立“白籍”。东晋在江南建国后,北方人口南移,侨户用白籍登记,土著实户仍用黄籍。《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此后,白籍多为劳动人民,负担赋税和兵役,而黄籍多为官吏地主等免役户。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 年)唐寓之曾为反抗检查户籍发动起义,被诬称为“白贼”。

4. 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5.多伦会盟

1691年清政府与蒙古贵族领袖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乌兰布通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彻底孤立准噶尔部噶尔丹叛军,粉碎沙俄吞并喀尔喀蒙古的罪恶阴谋,于1691年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主要对象是喀尔喀蒙古三部贵族,同时有内蒙四十九旗王公参加。通过会盟,调正了喀尔喀蒙古三部的关系,实行清朝的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并在多伦建立汇宗寺。这次会盟对改善喀尔喀蒙古部众的生活、稳定三部的秩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加强我国的北部边防起到了一定作用。

6.耆英

清皇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黄旗人。1838年授盛京将军。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广州、浙江惨败。1842年任广州将军。4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赴浙江与英军议和,被拒。8月29日与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以后,相继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1848年任文渊阁大学士,1850年被革职。1858年奉派去天津与英法侵略军交涉,因擅自回京被赐死。

7.丁末政潮

1907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事件。因该年为农历丁未年,故称丁未政潮。一派主要为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機与新任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另一派为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两派均为推行新政的重要人物,其结果是瞿鸿機与岑春煊失败而被罢职。丁未政潮削弱了清廷内部推行改革的力量,对立宪运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8.中华革命党

民国初年由孙中山组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指1928年由谭平山等人成立的国民党左派组织。1914年 7月,孙中山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讨袁革命为己任,要求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共和。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同年底,谭平山在上海开始筹组新党的工作。在筹组过程中,决定为继承孙总理革命的遗志,拟采用在二次革命失败时代孙总理所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作为新党的名称。1928年春召开了成立大会,邓演达被选为党的总负责人。活动范围仅限于文化教育界,组织上缺乏统一领导。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同年8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这标志着中华革命党的结束和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正式建立。

9.考试院

国民政府考试院是国民政府选拔人才的机构。考试院负责国家人才的考选与任用,凡国家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各专业部门专业人员,都通过考试院考试选拔。考试院始建于1928年冬,1929年落成。1928年至1948年,考试院院长一职均由戴季陶担任。考试院内部建设初具规模后,戴季陶着手建立规章制度。一九二九年拟订《公务员任用条例》,一九三三年由国民政府公布时称《公务员任用法》。还先后颁布《现任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官吏服务规程》、《文武官员宣誓令》、《公务员奖惩条例》、《文官考试法》等。

10.七千人大会

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多人,因此称为“七千人大会”。195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许多失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解决困难,党中央召开了这次大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央作报告。报告对建国以来12年的工作,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和系统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了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动员全党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这次大会是“八大”之后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统一全党认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左倾”思想的错误,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违背经济规律的一些错误观点也没有认真清理。

四,论述题

1.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之变革,最剧莫过于殷周之际,……则其制度与立制之意……请你说说对这段话的看法

?完善的地方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之制。周天子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其目的是“以为屏藩”,拱卫周室。其具体作法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受封对象。

(1)特征: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2)对象:姬姓贵族;异姓亲戚;元老重臣;古代圣王后裔。

(3)权力: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具有废立诸侯的权力;有权任免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各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解其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

(4)义务: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要服从于王室;要派遣军队戍守周王的都城或随王外出征讨;定期朝聘,到王廷朝勤述职;还要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等。

(5)影响:周初分封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周初统治者以分封改变了殷商之时方国、小邦林立,中央对地方控制薄弱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诸侯的举措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朝疆域超过商代,周朝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此外,分封制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但是,分封制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它不可能促成周王室与地方诸侯成为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反而孕育了分裂割据的萌芽,随分封国势力日益发展,春秋以降,终致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之局面。

?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宗法制起源于氏族公社,由父家长制演变而来,形成于商末,西周时得到充分发展。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

内容是:其一,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其二,嫡长子继承制。

其三,小宗从大宗,诸弟从长兄。

简言之,宗法制的特征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别子受封。

宗法制确定了奴隶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形成了各种名分,是在贵族间解决了财产、权位的一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隋唐和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状况,说出二者的异同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中国文化在世界居于优势地位,但也比较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主要体现在:

在宗教方面,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袄教、摩尼教、景教等许多外国宗教纷纷传入中国,统治者对此也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长安、洛阳、敦煌等地设有袄祠,唐高宗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现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记录了隋唐时期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但在隋唐时期,占主流的宗教仍是道教和佛教。佛教文化的不断渗入,引起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摩擦,韩愈等人的反佛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斗争的一面。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中国重视吸收外来乐舞。唐高祖时,沿用隋炀帝的九部。到太宗时,定乐为十部,高丽乐被列为十部之一。乐队规模很大,中外乐曲和乐器竞相争辉。当时流行的柘枝舞来自中亚的石国。

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隋唐时期,传教士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水利、医药等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怀仁将西方火器理论运用于实践,制造天文仪器,并著有《神威图说》。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便是吸收西学的产物,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首次做了确定。随后出刊的《同文算指》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数学中所没有的加、减、乘、除的验算方法。“崇祯农书”是以西方较为先进的天文学为指导的。

总之,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范围和深度都超过了隋唐时期,但为我所用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

3.19世纪70-90年代,中国和日本对于朝鲜控制权的状况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内积极实行代议制等西方政治制度,对外也效仿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开始在周边积极推行扩张政策。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朝的心腹之患暂时消失,来自俄国的危险上升到首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的近邻中,东亚第一个开始近代化的日本,正日益成为新的心腹之患。对琉球和台湾的侵略,只是日本对外扩张的一个试探性行动,通过占领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主要目标。朝鲜是中国传统王朝最重要的藩属,每年三次、四次派往中国的贡使从未中断。明朝政府在万历年间曾经不顾国库空虚,两次派出重兵支援朝鲜抵抗日本的侵略。因此朝鲜对中国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主动承认中国的“上国”地位,主动维系着中国的宗主地位。

光绪元年(1875年),日本派出舰队侵略朝鲜,同时派遣使者森有礼前往中国试探总理衙门的反应。但中国却声称朝鲜虽为中国藩属,但内政外交悉听自为,中国概不干预。这一软弱无知的态度,无异于同意日本的侵略。

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日本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规定朝鲜脱离中国独立并且向日本开放口岸、享有领事裁判权等。清朝对这一条约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使得中国失去了朝鲜的唯一宗主国的身份。

光绪八年(1882年),在李鸿章的推动下,朝鲜与美国签订《美朝条约》,使朝鲜向美国开放。但朝鲜依然单独发表声明,自称为中国的属国。李鸿章的意图是引入西方列强势力进入朝鲜来对抗日本的影响。随后,英、法、德等国陆续与朝鲜签约,朝鲜被迫向西方开放。

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发生亲日派策划的“甲申政变”,朝鲜国王在清军帮助下平定了政变。日本政府为此派出伊藤博文前往中国,要求赔偿日方损失。正忙于中法战争的李鸿章迅速妥协,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日后发生重大事变,中日两国如需出兵,必须通知对方。这个协议实际上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依据。

4.讲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历史事件上: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帮助建立中国 共产党。同年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对各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指导思想。1922年,中共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

(二)国共合作和中国国民党改组。共产国际在中国所从事的革命活动,都没有离开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中国找到苏维埃的朋友和支持力量。他们不仅需要中国共产主义者的支持,也需要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人的支持,因此,建立苏俄援助下的国共合作,就成为共产国际在东方的一项战略决策。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宣言,并就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1922年7月18日,共产国际根据派赴中国的代表马林的报告,确定在中国采取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行两党合作。1923年1月,共产国际正式发出《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

的方式进行合作。

2018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中心。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故称稷下。建立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前356年在位)之时,经过威王,至宣王时最盛。稷下学宫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淳于髡、田骈、慎到、宋妍、尹文、环渊、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曾期会于此。稷下学宫的设置,对当时学术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2.桑弘羊

西汉政治家。汉武帝时官至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参与制订.推行盐、铁、酒官营专卖政策,设均输、平准官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势力,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他反对“和亲”,主张抗击匈奴。公元前110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后来又正式升任大司农,主持全国的财政工作达22年之久。昭帝年幼即位,他任御史大夫,与霍光等共辅朝政。后因与霍光争权,被杀。

3.白籍

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白籍是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因土著户籍为黄籍,为使北来侨民既注户籍,取消优复,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又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为区别土著,另立“白籍”。东晋在江南建国后,北方人口南移,侨户用白籍登记,土著实户仍用黄籍。《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此后,白籍多为劳动人民,负担赋税和兵役,而黄籍多为官吏地主等免役户。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 年)唐寓之曾为反抗检查户籍发动起义,被诬称为“白贼”。

4. 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5.多伦会盟

1691年清政府与蒙古贵族领袖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乌兰布通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彻底孤立准噶尔部噶尔丹叛军,粉碎沙俄吞并喀尔喀蒙古的罪恶阴谋,于1691年在多伦诺尔举行会盟,主要对象是喀尔喀蒙古三部贵族,同时有内蒙四十九旗王公参加。通过会盟,调正了喀尔喀蒙古三部的关系,实行清朝的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并在多伦建立汇宗寺。这次会盟对改善喀尔喀蒙古部众的生活、稳定三部的秩序、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加强我国的北部边防起到了一定作用。

6.耆英

清皇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黄旗人。1838年授盛京将军。鸦片战争中,清军在广州、浙江惨败。1842年任广州将军。4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赴浙江与英军议和,被拒。8月29日与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以后,相继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1848年任文渊阁大学士,1850年被革职。1858年奉派去天津与英法侵略军交涉,因擅自回京被赐死。

7.丁末政潮

1907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事件。因该年为农历丁未年,故称丁未政潮。一派主要为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機与新任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另一派为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两派均为推行新政的重要人物,其结果是瞿鸿機与岑春煊失败而被罢职。丁未政潮削弱了清廷内部推行改革的力量,对立宪运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8.中华革命党

民国初年由孙中山组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指1928年由谭平山等人成立的国民党左派组织。1914年 7月,孙中山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讨袁革命为己任,要求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共和。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同年底,谭平山在上海开始筹组新党的工作。在筹组过程中,决定为继承孙总理革命的遗志,拟采用在二次革命失败时代孙总理所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作为新党的名称。1928年春召开了成立大会,邓演达被选为党的总负责人。活动范围仅限于文化教育界,组织上缺乏统一领导。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同年8月在上海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这标志着中华革命党的结束和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正式建立。

9.考试院

国民政府考试院是国民政府选拔人才的机构。考试院负责国家人才的考选与任用,凡国家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各专业部门专业人员,都通过考试院考试选拔。考试院始建于1928年冬,1929年落成。1928年至1948年,考试院院长一职均由戴季陶担任。考试院内部建设初具规模后,戴季陶着手建立规章制度。一九二九年拟订《公务员任用条例》,一九三三年由国民政府公布时称《公务员任用法》。还先后颁布《现任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官吏服务规程》、《文武官员宣誓令》、《公务员奖惩条例》、《文官考试法》等。

10.七千人大会

1962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多人,因此称为“七千人大会”。195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许多失误,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解决困难,党中央召开了这次大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央作报告。报告对建国以来12年的工作,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和系统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了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动员全党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这次大会是“八大”之后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统一全党认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左倾”思想的错误,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违背经济规律的一些错误观点也没有认真清理。

四,论述题

1.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政治制度与文化之变革,最剧莫过于殷周之际,……则其制度与立制之意……请你说说对这段话的看法

?完善的地方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之制。周天子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其目的是“以为屏藩”,拱卫周室。其具体作法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受封对象。

(1)特征: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2)对象:姬姓贵族;异姓亲戚;元老重臣;古代圣王后裔。

(3)权力: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具有废立诸侯的权力;有权任免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各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解其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

(4)义务: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要服从于王室;要派遣军队戍守周王的都城或随王外出征讨;定期朝聘,到王廷朝勤述职;还要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等。

(5)影响:周初分封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周初统治者以分封改变了殷商之时方国、小邦林立,中央对地方控制薄弱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诸侯的举措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朝疆域超过商代,周朝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此外,分封制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但是,分封制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它不可能促成周王室与地方诸侯成为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反而孕育了分裂割据的萌芽,随分封国势力日益发展,春秋以降,终致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之局面。

?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宗法制起源于氏族公社,由父家长制演变而来,形成于商末,西周时得到充分发展。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

内容是:其一,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其二,嫡长子继承制。

其三,小宗从大宗,诸弟从长兄。

简言之,宗法制的特征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别子受封。

宗法制确定了奴隶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形成了各种名分,是在贵族间解决了财产、权位的一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隋唐和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状况,说出二者的异同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中国文化在世界居于优势地位,但也比较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主要体现在:

在宗教方面,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袄教、摩尼教、景教等许多外国宗教纷纷传入中国,统治者对此也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长安、洛阳、敦煌等地设有袄祠,唐高宗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现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记录了隋唐时期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但在隋唐时期,占主流的宗教仍是道教和佛教。佛教文化的不断渗入,引起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摩擦,韩愈等人的反佛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斗争的一面。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中国重视吸收外来乐舞。唐高祖时,沿用隋炀帝的九部。到太宗时,定乐为十部,高丽乐被列为十部之一。乐队规模很大,中外乐曲和乐器竞相争辉。当时流行的柘枝舞来自中亚的石国。

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隋唐时期,传教士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水利、医药等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南怀仁将西方火器理论运用于实践,制造天文仪器,并著有《神威图说》。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便是吸收西学的产物,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首次做了确定。随后出刊的《同文算指》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数学中所没有的加、减、乘、除的验算方法。“崇祯农书”是以西方较为先进的天文学为指导的。

总之,明末清初中国对外来文化吸收的范围和深度都超过了隋唐时期,但为我所用的目的是一脉相承的。

3.19世纪70-90年代,中国和日本对于朝鲜控制权的状况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内积极实行代议制等西方政治制度,对外也效仿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开始在周边积极推行扩张政策。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朝的心腹之患暂时消失,来自俄国的危险上升到首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的近邻中,东亚第一个开始近代化的日本,正日益成为新的心腹之患。对琉球和台湾的侵略,只是日本对外扩张的一个试探性行动,通过占领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主要目标。朝鲜是中国传统王朝最重要的藩属,每年三次、四次派往中国的贡使从未中断。明朝政府在万历年间曾经不顾国库空虚,两次派出重兵支援朝鲜抵抗日本的侵略。因此朝鲜对中国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主动承认中国的“上国”地位,主动维系着中国的宗主地位。

光绪元年(1875年),日本派出舰队侵略朝鲜,同时派遣使者森有礼前往中国试探总理衙门的反应。但中国却声称朝鲜虽为中国藩属,但内政外交悉听自为,中国概不干预。这一软弱无知的态度,无异于同意日本的侵略。

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日本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规定朝鲜脱离中国独立并且向日本开放口岸、享有领事裁判权等。清朝对这一条约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使得中国失去了朝鲜的唯一宗主国的身份。

光绪八年(1882年),在李鸿章的推动下,朝鲜与美国签订《美朝条约》,使朝鲜向美国开放。但朝鲜依然单独发表声明,自称为中国的属国。李鸿章的意图是引入西方列强势力进入朝鲜来对抗日本的影响。随后,英、法、德等国陆续与朝鲜签约,朝鲜被迫向西方开放。

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发生亲日派策划的“甲申政变”,朝鲜国王在清军帮助下平定了政变。日本政府为此派出伊藤博文前往中国,要求赔偿日方损失。正忙于中法战争的李鸿章迅速妥协,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日后发生重大事变,中日两国如需出兵,必须通知对方。这个协议实际上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依据。

4.讲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历史事件上: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帮助建立中国 共产党。同年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对各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指导思想。1922年,中共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

(二)国共合作和中国国民党改组。共产国际在中国所从事的革命活动,都没有离开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中国找到苏维埃的朋友和支持力量。他们不仅需要中国共产主义者的支持,也需要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人的支持,因此,建立苏俄援助下的国共合作,就成为共产国际在东方的一项战略决策。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宣言,并就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1922年7月18日,共产国际根据派赴中国的代表马林的报告,确定在中国采取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行两党合作。1923年1月,共产国际正式发出《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